威海風貌
有人說威海象是一首古老的歌謠,在這里是指威海歷史悠久,早在7000多年以前,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。西漢時,這里曾是一個偏僻的小村,當時稱為“落柑村”,落是落葉的落,柑是柑橘的柑,據(jù)后人推測,可能是因為這里遍地布滿了柑橘樹的緣故,到了元代,改為“清泉夼”,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威海以前就有多處的溫泉,現(xiàn)在仍有一條“寶泉路”,被稱作“溫泉一條街”,到了明朝1398年,為了防止海上倭寇的侵擾,在此設衛(wèi)屯兵,取威震海疆之意,始稱“威海衛(wèi)”。 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,1895年北洋海軍全軍覆滅,1898年威海被英國強租,長達32年之久,1938年又被日本侵占三年之久,直到1945年獲得解放,設威海衛(wèi)市,建國后改成威海市。
1950年5月,成立文登專區(qū),轄威海(縣級)、榮成、文登、昆崳、乳山、海陽、牟平、福山等8縣。1956年2月,文登專區(qū)撤銷,現(xiàn)威海地改屬萊陽專區(qū)。1958年10月,萊陽專區(qū)改為煙臺專區(qū),1967年2月,煙臺專區(qū)更名為煙臺地區(qū),現(xiàn)威海地屬之。1983年8月撤銷煙臺地區(qū),設煙臺市(地級),同時威海市(今環(huán)翠區(qū))改為省轄縣級市,由煙臺市代管,文登、榮成、乳山3縣歸煙臺市管轄。
1987年6月15日,國務院以國函〔1987〕105號《國務院關于山東省威海市升為地級市的批復》批準,威海市升為地級市,設立環(huán)翠區(qū);將煙臺市的榮成、文登、乳山3縣劃歸威海市管轄。9月27日地級威海市舉行成立大會,10月1日地級威海市市直機關正式對外辦公。
漁民文化
威海海岸線近1000公里,臨近黃海、渤海、東海三大漁場,海洋資源得天獨厚,是我國第一漁業(yè)城市。居住在沿海一帶的漁民,世世代代以海為伴,面對既能帶來復音,又能引來災禍的浩瀚海洋,既敬又畏,形成了沿海漁民特有的文化習俗。
節(jié)日供神
古時漁民主要是按一定的節(jié)令供奉龍王、海神娘娘和財神三宮,除夕之夜或初一早晨,漁民還要到龍王廟或天后宮給海神娘娘廟燒香叩拜,到海邊擺供品,焚香紙,求神靈保佑漁船一年太平。
此外,威海漁民家家供財神,漁民每次出海都要燒香,保佑自己在海上能發(fā)財而歸。
新船點睛
威海漁民把漁船看成自己的伙伴,甚至是漁民賴以生存的依靠。因此,漁民對它愛護備至,并賦予它靈性。木制漁船每條船都要做一對凸出來像魚一樣的大眼睛,但新船造好后,只畫眼,不畫睛,也就是邊上是大大的黑眼圈,中間是白色的一個大圓。直到新船下水之前,船主才請人擇黃道吉日,敲鑼打鼓放鞭炮,親自為船點睛。在漁民心中,點睛就標志著新生靈的誕生,眾人則喊著大吉大利的號子,將披紅掛綠的新船,一步步從岸上推下海去。
春日祭網(wǎng)
每年春暖花開之時,威海漁民會把整修了一個冬天的漁網(wǎng)抬到海邊,用谷草烤網(wǎng)驅(qū)除邪氣,稱“財財網(wǎng)”。然后放鞭炮、燒香紙,漁民抬著漁網(wǎng),喊著號子登上漁船,把網(wǎng)盤在倉里,預示每年都能“魚滿倉,財滿船”。